首页

肉丝黑高fj踩吐奶

时间:2025-05-27 19:52:51 作者:国家统计局: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 浏览量:36737

  中新社青海玉树8月21日电(肖玉笛)“同饮一江水 光影耀澜湄”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21日在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市正式启动。当天来自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的6名代表以“澜湄合作:挑战、机遇与交流”为主题,展开澜湄国家青年对话。

  本次对话主要围绕澜湄六国青年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如何促进流域人文交流两个话题展开。来自中国、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和缅甸的6名青年代表分别就这两个话题发言并展开讨论。

2023年8月21日上午,来自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的6名代表以“澜湄合作:挑战、机遇与交流”为主题,在青海省玉树市展开澜湄国家青年对话。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流经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五国,既是联系澜湄六国的天然纽带,也是流域民众世代繁衍生息的摇篮。千百年来,澜湄六国因水结缘,拥有相亲相近的传统文化和密不可分的人文联系。

  2016年,澜湄合作机制应运而生。在这7年里,流域六国不断开展青年人才合作交流,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图为来自越南的阮光雄发言。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来自越南的阮光雄说:“澜湄六国山同脉、水同源、人相亲、地相连。得益于中国的周边外交和‘一带一路’倡议,流域六国在各个领域来往日益频繁。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青年人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并存。”

图为正在复旦大学就读的老挝青年苏朋发言。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谈及澜湄合作机制为各国青年带来的机遇,正在复旦大学就读的老挝青年苏朋认为,中老铁路的开通给老挝各行各业带来了很多发展机会,“这是老挝青年的黄金时代”。

图为来自缅甸的艾可安发言。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来自缅甸的艾可安表示,六国青年未来可依赖政府间设立的留学项目、文化交流项目获得更多受教育机会,并拓展就业渠道。2019年在复旦大学成立的澜沧江-湄公河青年交流合作中心就为六国青年提供了许多机会。与此同时,世界科技发展迅速,青年人也面临更多挑战,需要加强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学习。

图为柬埔寨女孩孟塔娜。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柬埔寨女孩孟塔娜认为自己就是澜湄合作机制下的受益者,她曾获澜湄奖学金,如今在位于云南省的大理大学读研。

中国青年李大武表示,青年身为社会的生力军,需以自身为纽带,为全社会展开明亮的对话。 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对于澜湄六国青年在促进流域人文交流中应如何作为这一话题,中国青年李大武用“传播”和“进入”两个关键词进行概括。他说,青年身为社会的生力军,需以自身为纽带,为全社会展开明亮的对话。李大武认为,青年人应该进入脚下的平凡生活,像澜沧江-湄公河一样,流淌在广袤的地域之上,在不懈前行中感受真实世界的脉动。

图为来自泰国的李娟发言。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来自泰国的李娟表示,青年要促进流域人文交流,首先要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学习他国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和传统,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

  阮光雄从留学生身份这一角度,谈对人文交流的理解。他说,自己首先是求学者,其次是人文交流的桥梁,既要走出去,给世界朋友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也要引进来,把自己在中国真实的所见所闻讲给身边的人听。

  值得一提的是,多国青年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年轻人应该多利用社交媒体,主动分享自己国家的文化,加强不同国家青年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增强对彼此的理解。

  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由中国新闻社指导,青海省外事办公室、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共玉树州委、玉树州人民政府、中新视频、中新社青海分社主办。(完)

【编辑:李霈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农业大省云南:已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

近年来,国家对非传统安全这一课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非传统安全理论图景》从现实语境、理论学说、范式建构切入,对非传统安全理论图景做了深入刻画,不仅对国内非传统安全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第十届云南省花灯滇剧艺术周开幕式上演大型花灯剧《爨碑传奇》

此外,截至2024年3月底,全国AEO企业为5860家,占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的1.19%,占同期中国进出口总额的36.31%,海关对AEO企业便利措施为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续作:真爱永恒》登台重庆连演10场

福建武夷山市五夫镇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故里。朱熹14岁来到五夫,63岁移居建阳,在这里琴书五十载,为五夫镇留下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至今,五夫镇境内还完整保留着30多处理学文化遗迹,成为研究朱子理学的珍贵历史实物。兴贤古街是五夫历史遗迹最为集中的地方,有朱熹讲学立说的兴贤书院,有济灾救荒的朱子社仓,以及刘氏宗祠、连氏节孝坊等10余处古建筑。2010年,五夫镇列入国家第五批历史文化名镇。

科技自强、“会展矩阵”发力……多领域成果丰硕 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条件如何变化,不断提升广大劳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是一道必答题。顶烈日、冒酷暑、战高温,奋斗在各行各业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令人敬佩。关注奋斗的身影、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现实的困难,是各界共识,更是务实行动。北京市大兴区建设暖心驿站,聘请“暖心管家”,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喝水休息、便捷医疗、读书餐饮等贴心服务;广东省广州市总工会联合爱心企业,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环卫工人、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建筑工人等劳动者送上爱心雪糕。既送清凉、送便利,也送健康、送安全,保障越细致全面,越能让拼搏的劳动者感受到贴心、暖心,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社会的认可。

广州今年将建设百个高质量就业社区(村)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历史上非常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完整准确全面深入地研究好阐释好党的创新理论,必须以体系化学理化为着力点,不断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重点研究阐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中的原理性理论成果,准确把握、系统梳理、深入阐释不同原理性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当前,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整体性系统性研究阐释,首要任务在于从体系化学理化上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这一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深刻总结和充分运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变化,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和理论形态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博大精深,逻辑结构严密,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构成集时代性、系统性、原创性于一体的科学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经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概括,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并总结提炼和深刻阐述“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正是在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在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